本報記者 李雨朦
體驗職業(yè):調飲師
體驗地點:吾悅廣場CoCo都可奶茶店
奶茶、果汁是現(xiàn)在許多年輕人的新寵,閑來喝上一杯奶茶、果汁,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這樣的“小美好”離不開一個新興的職業(yè)——調飲師。
記者體驗奶茶備料工作。 (劉朔池 攝)
漫步在街頭或商超,不經意間就能看到大大小小各種招牌的奶茶店林立其間,從業(yè)者多半是年輕的“90后”甚至“00后”。令人眼花繚亂的配料,加上品種繁多的水果,調制出各具特色的奶茶飲品,滿足了眾口難調的味蕾,這就是調飲師們精準拿捏的技能。
3月17日上午9時,記者走進吾悅廣場的CoCo都可奶茶店,伴隨著空氣中彌漫的茶香與果香,開啟了體驗奶茶調飲師的一天。在調飲師顧海鷗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制備區(qū),換上干凈的工作服,佩戴好手套,開始準備當天需要的原料。
“為保證食品安全,員工在備料的過程中必須全程佩戴手套,且不得碰觸除了配料以外的東西。另外大家還會做好衛(wèi)生消殺工作,依照少量多次的原則備貨,既衛(wèi)生健康,又避免浪費。”顧海鷗提醒記者。
“在10時正式營業(yè)之前,我們需要制作茶湯、蒸煮配料、制備果茸等。原材料都是公司統(tǒng)一采購配送的,并附有相應的檢驗報告。”顧海鷗邊備料邊指導記者,“橙子、檸檬這些是常年都有,夏天水果更多些,有西瓜、葡萄、芒果等。雖然現(xiàn)在都用切片機切片,但是水果的清洗步驟是一步不能少。比如草莓,要先沖洗,再消毒,最后沖洗到完全沒有消毒水的味道進行去蒂才可以。”
除了保證健康衛(wèi)生,飲品的質量把控也同樣重要。“大到煮茶的時間、溫度、冰量、糖量、加料的劑量,小到貼標位置、配料放置等,都要控制得很精準。只有這樣,才能保證在同一條件下,各加盟店的味道保持一致。”顧海鷗說。
在交流中,記者了解到調飲師不光要熟悉飲品操作,還要熟練掌握沙冰機、果糖機、咖啡機、封口機、收銀機等機器的操作。
“我們一天的出貨量很大,一般在200單左右,這樣的出貨節(jié)奏很考驗團隊的配合度。”CoCo都可濱海區(qū)域負責人李云向記者介紹,為了提高效率,店里一般會安排一到兩人負責前臺下單、吧臺調茶、出杯打包及回復顧客要求等,后區(qū)制備線一人,隨時支援,準備配料。此外,因崗位輪換,每位調飲師都需要適應各種分工,熟記不同產品的配方?! ?br /> 10時,吧臺旁的標簽機就開始持續(xù)“吐單”,忙碌的時刻開始了。記者來到前臺幫助另一位調飲師潘雪下單、打包。根據(jù)顧客要求挑選杯型,貼上需求標簽,再交到潘雪手中,調飲師快速看一眼標簽上的需求,舀幾勺配料進去,開始加茶湯、牛奶等,杯子再回到記者手上時已經變得很沉,蓋好蓋子,擦干凈杯身,隨即交給等待著的顧客,再為顧客送上祝福,這樣整個流程才算結束。
開放式操作區(qū),琳瑯滿目的設備和工具,調飲師的一舉一動全部透明。靈巧的雙手在瓶罐之間來回翻轉。不過,即便是目不轉睛地仔細觀察,也很難把每一個操作要點完全看清楚。
“這一行看似簡單要,做好卻并不容易。調飲師需要記住幾十種飲品的配方和調法,包括每一種配方的量都要記得清清楚楚。”潘雪舉了一個例子,“像這款茉莉輕乳茶,它需要D線的綠茶,加上90毫升的冰博克提純乳,20毫升的茉莉花濃縮液,再加上蔗糖,最后放入冰塊,這樣一杯飲品才算完成。”
從11:30開始,飲品制作進入高峰期。潘雪告訴記者,一杯奶茶最快20多秒完成,顧客特別多的情況下,一小時的出杯量能達到100杯左右。“天氣慢慢熱起來了,訂單量增長很快,但人手還是這些,就難免出現(xiàn)爆單、出品慢等情況,顧客或騎手一催單,就容易煩躁而失誤,遇到這種情況,就只能互相體諒,畢竟誰都不容易。”
“13號,3杯珍珠牛乳茶……”“42號,4杯鮮橙滿滿,取單!”“47號,兩杯鮮芋牛奶還要等多久?”從上午10時到晚上6時,店里的訂單量仍沒有減少,店里的工作幾乎沒有停過。一邊制作到店顧客的點單,一邊從點單機器不停挑出外賣下單提醒。調飲師除了制茶、打包、下單,還要不斷搬運茶桶、冰桶。稍有空余時間,還要補充各種配料供給。“隨著一杯杯奶茶做完,一天很快就過去了……”潘雪說。
忙碌已成為調飲師工作的常態(tài),有的時候忙起來連廁所都沒時間上,用餐也只能草草解決,站一天腰酸背痛。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,背后的辛酸苦辣也只有當事人才清楚。
記者手記:調一杯“生活”,品百味人生。在快節(jié)奏的現(xiàn)代生活中,調飲師們用雙手調制甜蜜,用專業(yè)守護品質。他們不僅是舌尖上的“魔術師”,更是消費升級浪潮中不可或缺的匠人。(本條新聞版權歸濱海日報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)